世界核力量平衡的局面,近期已发生重大改变。俄罗斯取消了单方面限制中程导弹部署的决定,打破了持续38年的原有约束。美国面对此举,迅速表达了希望局势缓和的意愿。
这份文件曾承载着冷战记忆,它的瓦解,标志着大国间战略博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。俄罗斯的行动表明其已不再有顾虑。
约束解除
追溯到1987年12月8日,美国总统里根与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在华盛顿签署了《中程导弹条约》。这份条约有明确规定:全面禁止陆基导弹的研发与部署,射程需在500至5500公里之间。
条约生效后的四年里,美苏双方一共销毁了超过2600枚导弹。这份条约当时被视为冷战时期局势缓和的重要标志,对全球和平稳定做出了贡献。
2019年,特朗普政府单方面退出了这项条约。尽管如此,俄罗斯当时依然保持了克制,单方面暂停部署相关导弹,试图为军备控制留下回旋余地。
这份自我约束持续了六年。但随着北约的导弹系统日益靠近俄罗斯边境,克里姆林宫最终认定,继续单方面暂停部署的条件已经不存在。
紧逼之下
俄罗斯方面近期采取行动,不是突然的决定。8月4日,俄罗斯外交部宣布立即解除依据《中程导弹条约》的单方面暂停部署限制。
俄外交部声明指出,作出这项决定的原因是“西方国家长期忽视了俄罗斯的警告”。这份声明明确了一个事实:俄罗斯的战略安全空间受到了极大挤压,已经到了无法后退的地步。
俄罗斯目前面临东西两线的导弹部署压力。东部方向,去年美国在菲律宾吕宋岛部署了“堤丰”导弹系统。
这个系统配备的“战斧”导弹,射程达到2500公里,能够覆盖南海区域,也延伸到俄罗斯远东地区。更让俄罗斯警觉的是,北约在波罗的海军演中公开模拟了“进攻加里宁格勒”的行动。
这种行为直接触及了俄罗斯的底线,冲突因此加剧。一份最后通牒促使俄方下定决心。就在废约声明发布的前一天,特朗普公开宣称,将向俄罗斯近海部署两艘核潜艇。
他还提出要挟,要求“8月8日前签署俄乌和平协议”,否则将启动“史上最严苛制裁”。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直接表示,俄罗斯已经对美国的“最后通牒策略”失去了耐心。
反制行动
俄罗斯的废约声明发布后,其反制措施立即明确。俄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态度强硬,他表示,俄罗斯的行动是北约反俄政策的必然结果。
俄罗斯的军事部署随即显现具体计划。在欧洲方向,俄罗斯计划在白俄罗斯部署“榛树”高超音速导弹系统。
这种导弹速度超过10马赫,从发射到覆盖整个欧洲仅需20分钟,其飞行时产生的温度极高,现有防御系统几乎无法拦截。
俄军可能锁定日本境内的美军军事基地。这些基地是美军在太平洋上的重要前哨。俄军的伊斯坎德尔1000导弹,能够直接覆盖日本境内的美军基地。
俄罗斯强大的远程打击能力,是美国方面感到担忧的一点。俄罗斯在远东部署的防御体系,能够直接打击美国在阿拉斯加的防御系统。一旦双方发生冲突,美军未必能阻挡。
俄罗斯的报复逻辑很清楚:未来将根据美国和欧洲导弹的部署规模,采取“对等回应”。这意味着,如果北约在波兰或波罗的海国家部署中程导弹,俄方将在加里宁格勒或白俄罗斯部署同类武器。
同样,如果美国强化在亚太地区的军事部署,俄罗斯在远东地区的导弹力量也将同步升级。这种对等原则,预示着未来军备竞赛的升级。
应对复杂
面对俄罗斯的强硬反制,美国决策层展现出明显的应对分裂。他们一边释放缓和信号,一边又持续施加压力。
美国的“避战”一方紧急采取措施。国务卿鲁比奥迅速表态,明确指出美俄之间发生直接军事冲突是绝不允许的。
这种急于划清“底线”的姿态,暴露了美国对局势失控的深层忧虑。核大国直接冲突的后果,没有任何一方能够承受。
然而,“施压”一方继续加码。特朗普团队坚持8月8日停火期限不改变。他们甚至通过国会两党议员推动新的援乌法案,计划未来两年向乌克兰提供数十亿美元援助。
俄乌战争不只是俄乌两国的矛盾,它被视为美国主导的“代理人战争”。俄罗斯冲突后,美国通过经济封锁、军事援助等方式牵制俄罗斯发展,使其面临困难。
8月7日,美国中东问题特使威特科夫紧急飞抵莫斯科,与普京进行了近三小时的会谈。知情者透露,俄罗斯方面正在考虑在“空中停火协议”上作出让步。
这表示俄罗斯可能停止一切无人机与导弹袭击,但地面攻势仍会继续推进。这表明在战场优势明显的情况下,俄罗斯不会接受全面的停火。
结语
《中程导弹条约》的彻底瓦解,象征着冷战后国际军备控制体系的全面崩溃。更为严峻的是,美俄之间仅存的《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》将于2026年到期。
俄罗斯已公开宣布暂停履行该条约义务。当全球两个最大的核武库失去约束,世界将面临不可预测的危险。
俄罗斯目前拥有5580枚核弹头。如果它重启中程导弹部署,欧洲和亚太地区都将面对新的核威胁。
距离8月8日的最后期限,仅剩不到48小时。当前世界面临的局面,比古巴导弹危机时期更为危险。
历史反复证明,一个大国如果长期忽视他国合理的安全关切,最终必然会引发强烈反弹。军备控制体系的崩塌,没有哪个国家会成为真正的赢家。这场由条约瓦解引发的战略变化,正将全球推向冷战结束以来最危险的时刻。
这提醒我们,国家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,是维护和平的关键。
a股杠杆交易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